芯片制造详解03:洁净室的秘密

image 39

起:

芯片作为人类文明目前最精密的工业产品,其生产过程对于杂质污染极其敏感,尤其是纳米级的先进制程,混入衬底的几颗离子,就能影响掺杂,改变芯片的电学特性;空中起舞的几个分子,便可干扰覆膜,降低芯片的生产良率;落在表面的几粒尘埃,足以短路开路,破坏芯片的物理结构,因此芯片的生产必须在一个绝对干净且稳定的环境中进行,这就是芯片的产房,净室(Clean Room ).

image 31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1

在各大芯片厂中,不同级别的净室占据了大部分位置,在这里,空中的浮尘微粒,甚至气体分子的密度要被控制在极低的范围。温度,湿度,压强,微震动等指标,也必须得到精密调控,否则芯片生产就会难产。当然不只是半导体行业,净室及洁净工程技术,在光电光伏,医疗航天,生物科技和食品加工等行业,都有着广泛应用。但这其中,芯片生产的净室,其洁净等级,建造难度和施工成本都是最高的。说的那么高端,不就是个干净点的车间吗?光刻机被卡脖子就算了,这闭门造个车间,能有啥难度?相信我,听完这一期,什么叫做干净,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。

洁净等级:

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,干净的级别,国际上通用的洁净室标准是ISO 14644-1,按照颗粒物的直径和密度,把一个封闭空间内的清洁程度,分为1-9级,数字越小,级别越高,每高一级,干净10倍,其中ISO 4-8级,对应国内俗称的10级到10万级。我们在新闻里偶尔听到的,百级实验室,千级手术室,指的就是它们的洁净等级,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的空气质量为优秀,那恭喜你,今天呼吸的每一口空气,都勉强达到了ISO垫底9级的及格线;

image 32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2

而相比城市里的乌烟瘴气,医院手术室里面就要干净多了。这里空气中的杂质密度,比外界要低数百到数千倍,对应ISO等级的5-7级;不过妇产科的要求,会更低一点,8级就能满足人类的生产了.但芯片的生产,普遍不能低于ISO3级,关键制程往往要在ISO2甚至1级的环境中进行,这是个什么概念呢?在ISO2级中,PM0.5(粒径≥0.5μm)的颗粒物,比如一粒细菌,每立方米不能超过4个;PM0.1(粒径≥0.1μm)的颗粒物,比如病毒,每立方米,不能超过100个,而到了最高的IOS1级,细菌这种庞然大物,根本就不允许进入,至于0.1微米的小颗粒,每立方米最多10粒,按体积算,相当于往洞庭湖里,撒10粒盐,所以和人类产房比起来,芯片产房要干净百万倍,我们碳基生物,最多担心一下PM2.5,而硅基芯片真是一点点PM0.1都要不起。

气流循环:

那么问题来了:晶圆厂的高质量净室是如何保持干净的呢?第一,我们需要一个极其强大的暖通空调系统,集保暖通风空气调节(简称HVAC),在半导体洁净室中,对杂质颗粒物的稀释或清除,是采用大量风机过滤单元,通过不间断的过滤与气流循环的方式来实现的;风机过滤单元是净室的灵魂,本质上就是一个空调加过滤器组成的空气净化器。

image 33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3

半导体净室需要的过滤器,分为两种,ISO5以下的低级别净室,用高效过滤器,其对PM0.3颗粒物的过滤效率高达99.97%,而ISO4以上的高级别净室,必须要用超高效过滤器,它们对0.1微米颗粒物的过滤效率,超过99.999%;除了过滤器,还得加上吹风机,让净室里的空气流动起来,这里按照气流循环模式,又可以把洁净室分为单向流和非单向流两种,非单向流又称紊流洁净室,顶层布置有少量分机过滤单元,墙体两侧设有回风口,经过过滤器补充进来的清洁空气,通过气流的不均匀扩散,来稀释室内的颗粒物浓度,这种方式就和我家的鱼缸一样,一个注水口,一个放水口.

image 34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4

洁净室里的空气也是同理,但这种主要依靠扩散稀释的方式,清洁效率低,所以只适用于ISO5级以下的净室,比如在芯片的组装,测试和封装区域,而要达到ISO1-4级,必须使用单向流又称层流洁净室。这种气流模式的特点,就是大风吹,一直吹,头顶用大量风机过滤单元,覆盖大部分甚至全部天花板,人在里面抬头仰望,满眼都是风口,低头俯瞰,地上全都是坑,这些通风口,让向下吹的风,能垂直进入楼下回风层,再经由后面空间回到顶层,这种单向气流循环,相当于将整个净室,一直放在水龙头下冲洗,只是用的不是水流,而是平行均匀的气流,只要来芯片厂打工,你就能体验到真正的接风洗尘。产生一丁点杂质,会立马被气流吹走,过滤清除。

image 35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5

因此一般芯片厂,至少有4层楼,制程设备和人员,在中间的工具人层,头上是安装风机过滤机组的加压层(Pressurized Plenum),楼下则是有各种管道的回风层(Return Air Floor),最底层则是何种电力设施和气体存放设备。而除了空气循环系统,芯片净室还需要维持恒定的压强差,来防范杂质的泄露扩散和交叉污染,考虑到建设成本,半导体厂房通常是由不同级别的净室搭配组成的:比如制程区是ISO3,测试区是ISO6,走廊过道是ISO9,彼此之前杂质的浓度,相差了1000倍,而和溶液的渗透压类似,空间中的悬浮颗粒物会自动向浓度最低的区域扩散,但你又不可能把每个区域完全隔绝,毕竟人员需要走动,物料需要流通,芯片的很多制造工序,也需要晶圆频繁往返于制程与测试区。这意味着只要一开门,低级别区域的杂质颗粒,就会涌入高级区域造成污染。

image 36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6

为了抑制这种颗粒物的迁移扩散趋势,芯片厂需要给洁净室加压,让其与相邻区域维持一个10Pa 左右的压强差,另外一旦净室的密封性出现问题,空气只出不进,可以防止外面的脏东西进来,反向操作的例子,则是病毒实验室和隔离病房。他们为了避免里面的脏东西出去,这里的洁净室,加的是负压,一旦发生泄漏,可以极大地抑制病原体流出。除了保持恒定的压强差,在芯片厂中相邻但洁净程度不同的区域,还会使用两扇门隔绝,中间是气锁室(Air Lock),让人员和物料在开门往来时,进一步缓冲与抑制杂质的迁移,前面提到的污染物,主要是微粒和浮尘这些常见的悬浮颗粒物,假如有一粒混入关键生产工序,而且直径大于特征尺寸的50%,会直接导致芯片作废,如果大于20%,那也是一枚定时炸弹,影响芯片日后使用的可靠性。

image 37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7

但对于芯片生产而言,污染物种类还有很多,最难缠的是空气中的分子级污染(Airborne Molecular Contamination),包括挥发性的酸碱类物质,可凝结性物质等等,这些分子级污染物的直径,要远远小于悬浮颗粒物,不管是高效过滤器,还是超高效过滤器,都很难拦住它们。假如芯片厂选址不慎,建在了空气低质量城市,那即便设备厂房一模一样,芯片生产的良率,也会因为环境不同而受影响。举个例子,在光刻中,因为要通过光掩膜,把图形投射在晶圆上,所以光掩膜必须透光清晰,但如果空气中,氨气和二氧化硫的分子浓度,多了那么一丢丢,就容易在光掩膜或晶圆表面,凝结出大小不一的薄雾,业内称为雾状缺陷(Haze),光掩膜一旦被玷污,那再牛的光刻机,也刻不出好芯片来。

image 38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8

如何控制空气里这些分子污染物,是让晶圆厂非常头疼的问题,如果不想额外负担昂贵的化学过滤器,那厂房最好建在空气质量高的地方。除了空气,溶剂中的金属离子,也会影响半导体的掺杂浓度,改变器件的电特性,所以芯片制造中,用到的一切气体和溶剂,也必须是高纯度,比如清洗晶圆用的水,就不是滴滴清纯的蒸馏水,而是更加清纯的去离子水。业内叫18兆欧水,指的是它的电阻率,高达18兆欧姆,平常我们说水是导电的,那是因为水还不够纯洁,里面溶解有各种杂质离子等导电物质,而芯片厂用的水,基本是个绝缘体,总而言之,在芯片眼里,一切都可能是污染源,包括水,空气,建材,涂料,设备,化学溶剂,上道工序的微量残余物等等,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,还是净室里的人类自己。

image 39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9

正常人平均每天掉落60根头发,每小时产生50毫克皮屑,而从你打开视频,到现在的10分钟里,就有超过20万个死皮细胞脱离了你的本体,成为了细菌和尘螨的食品,此外我们分泌的汗液油脂,唾沫星子,都让净室里的工作人员,成为了移动的污染源。举个例子,操作员小明,不慎在晶圆清洗槽滴了一粒汗珠,里面虽然只有4乘以10的-7次方mol的纳离子,但足够让1000张晶圆报废,一张晶圆能割出50张显卡。

微环境就是在一个大净室里,再用一个更洁净的迷你净室,把关键步骤的制程设备套在里面,让操作员只通过预留的手套来操控,这种净室套娃,可以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基础上降低污染,同时节约建筑成本,毕竟建一个高级净室的成本太高,而在关键区域(Critical Area) 使用迷你的2级微环境,外部就只需要建一个便宜的5级净室,此外,在自动化程度高的芯片厂,晶圆在不同工艺制程间的转移,采用的是高架轨道运输(OHT),取代了用小推车运送晶圆的工作人员,这些就是你们在Fab宣传片里,经常看到的 ,在头顶轨道上跑来跑去的盒子,这种盒子叫做前开式晶圆运输盒(FOUP),它们是芯片的公交车,和微环境一样充满氮气,洁净级别也相同,确保晶圆在转移以及进出制程设备时,始终处于被保护的环境中。

image 40
colorusb usb flash drive 3-10

当然即使自动化程度再高的芯片厂,还是需要有人操作和维护,加入你是工艺,设备,或测量方面的工程师,去厂里干活是常有的事情,但说实话,确实很辛苦,光是带着口罩,手套,穿着密不透风的无尘衣,就已经很难受了,里面为了防静电,湿度还调得很高,空间又密闭,人就更容易闷,加上室内用气流保持洁净,头顶全是风机,噪音相当大,降噪耳机都顶不住的那种,总结起来就是,芯片厂里妹子少,维持生产三班倒,工作环境不友好,又湿又闷还很吵,换做是你跑不跑?

另外像其他大厂的打工人,老板不在的时候,还能偶尔摸摸鱼划划水,芯片厂别说划水了,喝水都不允许,吃零食看手机,都一定要去特定的区域,想来根华子提提神,就必须更衣出厂,而且吸烟后半小时内,都不准回来,否则口气中的二手烟颗粒,很容易把芯片熏死,当然对于工程师而言,环境差妹子少,其实都不是问题,目前芯片制造业缺人的一个主要原因,还是因为钱少。在我之前的讲解视频下面,经常能看到做工艺做设备的兄弟们在抱团取暖,大家学历相同,但在国内大部分企业,制造

工艺岗的工资,就是要比设计和验证岗低很多。

相信在看我视频的人中,有很多都想投身祖国的芯片事业,假如你是芯片工程师,你是愿意进厂做工艺,还是上机做设计?我想大部分人虽然心中有情怀,但身体还是很诚实,毕竟工程师也是人,也得养家糊口,挣钱买房,不过我想说风水轮流转,一个行业的兴衰起伏,真的很难预料,以电气和电子工程为例,我刚进本科的时候,微电子还是国内没人选的冷门方向,大部分人都想去强电,毕业了好进电网或者事业单位,等到读研的时候,强电已经进入了冷宫,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方向的课程,在电子系同学中,备受宠爱,因为去互联网大厂搞钱飞快,而到我工作之后,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,芯片产业越来越被重视,第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IC设计验证之类岗位的应届生工资火速攀升,甚至出现新老员工薪酬倒挂的情形,也许再过两年,风就会吹到工艺和设备等底层制造方向,再往后,生化环材基础学科的春天,可能就不远了。

Ok我说的已经有点远了,以后有机会再和你们聊聊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各岗位职能,待遇和鄙视链。回到我们今天讲的洁净室工程技术,虽然它主要服务于半导体产业,但其实背后涉及到很多其他专业,比如化工,结构,流体力学,土木,给排水等等。作为工程大国,我国洁净室的技术进步还是很快的,头部企业(单位)比如电子工程设计院,(电子信息产业)十一院,中电四公司,亚翔集成等,近年都有积极参与国内各大芯片厂的建设,但国内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较低端的洁净室,能建造ISO4级以上高端洁净室的企业极少,而这正是半导体关键制程所需要的硬件设施,目前作为芯片净室中,核心设备的风机过滤机组,基本来自美国,德国和日本的厂商,而核心设备中的核心,就是超高效过滤器(ULPA Filter),更确切一点,是里面的0.1微米超细玻璃纤维滤纸,过滤器是有使用寿命的,每隔数年就必须更换,所以它既是建厂必须的器材,也是维持生产的耗材。

目前超高效过滤器,主要产自American Air Fliter 以及日本无机(Nippon Muki)等美日供应商,暂时还没有国产替代,当然除了设备,我们的净室工程技术,因为起步较晚,在技术经验和客户认可度上,与其他国家还存在差距,不过相比较而言,洁净室的技术壁垒并不算太高,只要脚踏实地,努力积累,这些短板就一定能补齐。好了到此,我们就讲完了芯片的前世和净室,现在芯片生产的前置条件已经解锁,下一期,我会正式讲解,晶圆的前端制造步骤,对半导体和芯片感兴趣的同学,记得点关注,让我们从光刻开始,不见不散!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12 + 14 =

联系我们

翘首以待

见字速复

“sales@colorusb.com”

U盘采购指南

免费获取PDF

This ebook will change everything you ever thought about relationships and attachment. Find the secret to connecting better and fas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