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:
光刻机的起源是什么,未来又将走向何方?光刻技术经历了怎样的进化,如何做出更小的芯片,初代光刻机,比超级玛丽魂斗罗有着什么样的联系?国产光刻机又是什么时候在哪些环节,拉开了差距,欢迎走入光刻机进化史。
上期视频我们讲解了光刻的基本原理和流程,一句话概括,就是把光掩膜上的集成电路版图复刻到硅片上的光刻胶上,从而进行之后的刻蚀,沉积或离子注入,光刻是芯片制程中最核心的步骤,而光刻机又是其中最核心的设备,所以接下来,我会用两三期的篇幅,讲解一下光刻机的前世今生,光刻厂商的兴衰起伏,以及光刻技术的发展进化。
遮蔽式光刻:
首先,让我们把时针拨回1960年。这一年,洁净室诞生,不久,首枚集成式芯片被生产出来,人类迈入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,1965年,预言家摩尔提出了摩尔定律,成为接下来50年半导体技术的路线图,和现在的芯片设计制造必须要用到计算机和EDA软件不同,在60年前的半导体远古时代,这些硬件和软件都还不存在,
所以60年代的芯片生产,要靠人工手搓,初代芯片工程师们先在方格纸上,用彩色铅笔绘制好集成电路版图,再用精细的刀片,在光掩模母版(Rubylith Mask)上,徒手把晶体管和电路连接,一点点刻出来,最后把模板图形,用相机缩小50-100倍,才能获得一张用来做光刻的光掩模,而和这种手工掩膜相匹配的原始光刻机,就是接触式光刻机,
顾名思义,接触式光刻机只会简单粗暴地把光掩膜盖在硅片上,掩膜与光刻胶涂层直接接触,再打光照射,完成曝光,然而这种光照方式的失败率和成本都很高,因为胶体本身及其黏附的浮尘微粒,不仅影响光刻效果,还会对光掩膜造成污染和破环,并且伤害效果会随着光刻次数累积,这不仅使每次光刻的良率低下,往往刻10枚芯片,只有1枚能用,同时也严重损耗光掩膜的寿命,导致一张掩膜,最多只能用个十几次,解决这个问题,把光掩膜抬起来一点,不让它与光刻胶接触不就行了吗?
早期工程师们也是这么想的。于是他们在接触式光刻机的基础上,加了一个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可移动的平台,以及一个用来测量光掩膜和硅片间距与套刻(Overlay)的显微镜,让光刻时两者尽量靠近,但又不直接接触,这就是渐进式光刻机。它避免了光刻胶玷污光掩膜,但却带来一个新的问题:那就是由于光的衍射效应,光刻机的精度下降了。
宏观上我们认为,光是沿直线传播的,但微观上并不是这样,光具有波动性,在通过小孔窄缝或遇到细微障碍物时,会产生衍射,或者叫绕射,偏离原本的直线传播,照到不应该照到的地方,光源波长,相比窄缝越大,衍射现象越严重,这就像你举着刀,想在硅片上劈一条100纳米宽的口子,结果发现刀刃就有400纳米宽,只能用来劈瓜。
在渐进式光刻中,光刻精度除了受限于波长之外,还取决于光掩膜到硅片之间的距离,间距越大,硅片上的投影与掩膜上图形的误差就越大。把光掩膜举起来,光刻精度就不够;把光掩膜放下去,光刻成本又太高,这个徘徊于接触和渐进式光刻机的时期,就是半导体史上的遮蔽式光刻年代。而这两种古早的光刻机,统称为Mask Aligner,它们所使用的1:1光掩膜,就是一个遮光板,光刻机只用把光影照在硅片上,构造简单,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光学系统,
这一时期,三家最早的光刻机厂商,是K&S(Kulicke and Soffa),Cobit 以及Suss,它们为首批芯片的诞生,创造了条件,1969年,刚刚成立一年的英特尔,用接触式光刻机,生产出了它的第一款产品,3101 SRAM 存储芯片,两年后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商用CPU,英特尔4004,然而说是商用,当时却没有人能买得起,原因就在于接触式光刻的生产良率太低,对光掩膜的损耗太大,导致芯片价格昂贵,只能用于科研和军工。
投影式光刻:
但实际上,就连一向土豪的美国军方,都嫌芯片太贵,尤其是空军,因为开发导弹系统需要消耗大量芯片,所以美国空军在1967年联系了一家老牌光学设备厂商,Perkin Elmer,希望能做出一种精度高,又不用把光掩膜压在光刻胶上的光刻机,拿到军方合同后,经过数年的改进与开发,Perkin Elmer 在1974年推出了划时代的Micralign 100,这就是目前主流光刻机的初号机,
而光刻技术也在这一刻,从接触渐进式,踏入了投影式时代,初号机的构造并不复杂,Micralign采用反射型的投影方式,利用两片同轴的球面反射镜,把光掩膜上的图形,经过三次反射,投射在硅片上,这种对称的光路设计,可以消除球面镜产生的大部分像差,让光刻图形达到理想的分辨率,
Micralign的诞生,让芯片生产的良率从接触式光刻的约10%,一夜之间翻了7倍,飙到了70%,这一次光刻技术的飞跃,导致了芯片价格的暴跌,1974年的摩托罗拉6800微处理器,单价295美金,而第二年8名工程师从摩托罗拉跑路到了MOS科技,他们用刚刚诞生的投影式光刻机做出的MOS6502。不但性能更强,而且只卖白菜价25美金,这就是技术代差,带来的降维打击,这里提到的摩托罗拉和MOS科技,都是上古时期的芯片厂商,后来一家沉迷做手机,一家沉迷游戏机,MOS6502这款芯片,可能很多年轻的小伙伴,都没有听说过,但要是说起大名鼎鼎的任天堂红白机以及时代的眼泪,文曲星,都是基于MOS6502的产品.
总之让芯片从高攀不起的奢侈品,走入寻常百姓家,投影式光刻机功不可没,而Perkin Elmer,也收获了巨大的商业成功,他们的销售口号非常简单,买了我家的光刻机,省下10万张光掩膜,这对于当时用卡车买掩膜的半导体公司而言,诱惑极大,1974年,第一台Micralign 100就被德州仪器以98000刀的高价买下,是当年最先进的遮蔽式光刻机价格的三倍,之后英特尔也迅速跟进,虽然价格贵,但买到之后就发现捡到宝了,因为省下的光掩膜都是小钱,最重要的是芯片的生产良率翻了几倍,让芯片厂笑得合不拢嘴,
同样笑开怀的还有Perkin Elmer,在推出Micralign的第二年,光刻机订单就供不应求,抢手程度如同眼下的阿斯麦(ASML),大量客户排到了一年后,作为此前连芯片工艺都不太了解的光学设备厂商,Perkin Elmer 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,就一跃成为半导体领域的头号供应商,然而好景不长,随着芯片制程的急速缩小,晶体管密度按照摩尔定律,每18个月倍增,基于透镜组的步进式光刻机,开始崭露头角,1978年美国GCA公司,率先推出首款步进式光刻机DSW4800,不久随着两家日本厂商尼康和佳能的崛起,光刻机从1:1投影时期,迈入了缩放投影时期,
而Micralign纯反射型投影方式的弱点,越来越明显,比如反射镜,很难用来完全消除球面像差,阻挡率高的反射光路,也导致数值孔径和图像分辨率太低,这些都让Perkin Elmer的光刻机,追不上更精密的芯片制程。
光学偏差与纠正:
什么是像差?分辨率,数值孔径?这些是衡量一个成像系统的重要参数,这里就要插入一些基本的光学知识了,还记得初中物理课上的凸透镜成像吗?在凹透镜前放置的物体,只要距离合适,就会在镜后的屏幕上,投射出一个完美的倒立影像,但完美只是理想的情况,实际上物体各部分与透镜距离不等,距离远的部分成像近,距离近的部分成像远,
所以最完美的成像面,不是一个平面,而是一个曲面,这就是基本像差的一种,像场弯曲,简称场曲,很多早期的平价相机,为了让图像质量更好,会设计成拍照时,让底片弯曲来完成曝光,以迎合曲面像场,但传统硅片脆度高,是不能被掰弯的,所以光刻机必须要通过复杂的镜头组合来抑制场曲,
另外,不知道在上小学的时候,你有没有拿放大镜烧过蚂蚁?放大镜和蚂蚁之间的距离,叫做焦距。凸透镜的能力,就是让光线折射,汇聚在一个焦点上,但这其实也只是理想的情况,实际上平行光在球面透镜的边缘和中心部分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,凸透镜边缘处的折射幅度大,对应的焦距会缩短,成像距离前移,而凹透镜则刚好相反,这种由于焦距偏差,导致球面透镜边缘处的成像模糊,就叫球面像差,简称球差,所以光刻机中,要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,或者是使用非球面镜来消除球差,
与之类似的现象是色差。我们看见的颜色,取决于可见光的波长,而不同波长的光,在透镜中的折射程度不同,无法汇集在同一焦点,这同样会导致成像问题。因此相机镜头也会用凹凸透镜的组合来抵消色差,
当然我们做光刻用的不是复合光,通常是单一波长的紫外光,色差问题可以不考虑。但像差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场曲和球差,还包括彗差,像差和畸变,总之芯片制程越小,光刻图形对各类像差的容忍度就越低,越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来做矫正,所以结果就是,光刻机的透镜数量越来越庞大,组合也越来越复杂,现代光刻机的成像系统,是动辄30枚镜片的组合,这种大型镜头的镜片协调,对准,测量,温控以及曝光时误差补偿的难度,可想而知。
这里顺便说一句,我国光刻机的最初起步并不晚,在半个实际前的遮蔽式光刻时代,上海光学机械厂就造出了劳动牌接触式光刻机,而进入投影式光刻时期,我们的光刻和研发就落后了,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,但技术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在复杂光学系统的研究与制造上,与西方存在差距,这个差距,大约在光绪28年(1902),当德国蔡司的保罗鲁道夫,做出4片3组式天塞镜头(Tessar)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形成了。
人类要造出光刻机这种复杂设备,需要点亮的前置技能非常多,包括光学,机械,电子,软件,自动化,控制技术等等,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短板,光刻机就会难产。比如阿斯麦作为一家荷兰公司,假如没有德国的镜头,美国的光源,它也造不出高端光刻机,当然阿斯麦(ASML)的崛起,是后来的故事,在80年代初的光刻机舞台上,即将上演的还是美日厂商之间的对决,
结:
至此我们回顾了半导体最早的遮蔽式光刻,和70年代中期开始的1:1投影式光刻,这一时期主要由美国厂商所主导,尤其是Micralign系列光刻机,曾经雄霸市场,但却仅仅风光了数年,便很快被更先进的步进式光刻机所取代,
那么从80年代开始,光刻机经历了怎样的进化,分化出哪些技术路线,日本双雄如何打败美国厂商,引领全球光刻机市场,荷兰的阿斯麦(ASML)又是如何异军突起,后来居上,还有分辨率和数值孔径到底是什么?它们对光刻技术和芯片制程有着什么样的影响,下期光刻机进化史,我们来接着聊。
尾声:
最后,我想说下光刻初号机Micralign的结局:Perkin Elmer 在中国知道的人并不多,其实著名的哈勃望远镜用的正是他们的镜片,随后阿波罗11号更是将他们的仪器带上了月球,但除了光学配件,这家公司最大的贡献,还是1974年推出的Micralign投影式光刻机,因为在这之后,芯片的低成本量产才成为可能,原先高不可攀的芯片,才能做成消费电子品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让信息时代真正走入大众的生活,
然而可惜的是,在凭借Microlign占领了光刻机市场后,Perkin Elmer开始变得骄傲自满,固步自封,既没有在研发上大力投入,也没有广泛聆听客户的需求,而当时的芯片制程正一路狂缩,对光刻精度的要求,也日新月异,新出现的步镜式光刻机,很快就通过更小分辨率和缩放光掩膜的优势占据了市场,等到Perkin Elmer猛然惊醒,早就为时已晚,步进式光刻机的优势已经无法追赶,不甘认输的他们,把最后的赌注压在极紫外光源上,是的,你没有听错,在上世纪80年代,Perkin Elmer的最后一搏,就是开发EUV光刻机,可惜当时很多配套的技术条件并不成熟,尤其是能用于极紫外光的光刻胶还不存在,要等到近30年后,EUV光刻机才在ASML手中实现量产,而当年的Perkin Elmer,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,并终于在1990年,把昔日最风光的光刻机部门卖给了SVG(Silicon Valley Group),
而后者,又在2001年被ASML并购。换言之,40年前的光刻机老大,历经了半导体时代的风云变幻,最终委身于当今的光刻机老大,仿佛是一个闭环,而Perkin Elmer的投影式光刻,始于反射镜,终于EUV,兜兜转转40年,到如今最前沿的EUV光刻机又回归了反射镜的构造,这仿佛也是一个闭环,
人类绝大部分时间的科研努力,都是在一圈圈的来回摸索,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,才会找到一个突破口,让技术实现一段螺旋式的上升,在追逐科学与真理的道路上,没有人知道出口在哪,还要走多少弯路,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谦逊,不断前行。